bwin娱乐棋牌:网讯 自2018年启动创建bwin国际平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以来,泉州市鲤城区不断创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坚持室内室外服务相贯通、线上线下相结合,打造鲤城特色公共文化服务品牌。

“听鲤的声音”唱响古城原创音乐

走在古城的街头,那些大街小巷里的“深情弹唱”,会吸引你情不自禁地靠近,驻足聆听,陶醉在优美的音乐旋律里而“沉醉不知归路”,感受古城文明的洗礼,倾听这座城市的声音。

 


听一首好歌,绕梁三日,余音不绝,欢快洒落在心窝里,宛如炎炎夏日里的一场及时雨,为心灵进行一次荡涤,而这样的美好,源于鲤城区为市民准备的文化惠民大餐——“刺桐文艺促进计划——听鲤”项目。

创新的原创音乐,是吸引年轻人的重要因素,许多音乐人在自己的原创音乐中也加入了闽南语母语的元素,展现作为闽南文化的母体的自信,受到了广大市民的认可与喜爱。听鲤“无滚笑”原创音乐人巡演活动的总策划、闽南语蓝调歌者潘立飞表示,“泉州是闽南文化的根,听鲤活动,本土音乐人创作了非常多打动人心的作品,它们应该被更多人听到。对于一个创作歌手来讲,我们很喜欢这种在街头演唱的方式,更贴近市井,更贴近大地,闽南文化的创作素材是取之不尽的”。他指出,如“无滚笑”,在闽南语中的意思是,这是件严肃的事儿,开不得玩笑。这句话也代表了在地音乐人对于原创的认真态度。“无滚笑”这类闽南语的音译方式现在很流行,往往意味着母语的重新排版,原创的反思与解构,和音乐人的精神是相吻合的。

“听鲤项目”由鲤城区人民政府主办,中共鲤城区委宣传部、鲤城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中共鲤城区委文明办共同承办,自启动以来,逐渐成为泉州古城艺术普及的常态。无论是“刺桐文化广场原创音乐季”、“夜鲤”周末音乐汇,还是完美收官的“听鲤·本土原创音乐大赛、抑或是每周六一直在进行的“听鲤·音乐沙龙”、“听鲤‘无滚笑’原创音乐人巡演”,都激发了无数人想用最好的声音点燃这座城市的激情,这些频繁开展的活动促进了泉州音乐产业发展和古城文化繁荣相呼应,吸引现场观众几十万人次,让众多市民与游客流连忘返,且覆盖古城多个网红打卡点,让流行音乐氛围弥漫全城,为展现古城音乐文化,提升群众音乐素养,满足人民富足公共文化生活需求奠定良好基础。

“刺桐文化广场”群众的文艺盛宴

灯火通明的芳草园广场,台下人头攒动、热闹非凡,台上呈现着绚丽优雅的民族舞蹈、扣人心弦的美声演唱和诙谐幽默的小品演绎,场边还有许多非遗技艺和特色小吃展示点,这是鲤城区的“刺桐文化广场”文艺汇演及市集活动,主办方不仅邀请了李尧宝刻纸、花灯制作、江加走木偶头雕刻、珠绣等非遗传承人在现场设置体验点展示非遗技艺,还邀请多家国内知名IP文创企业及本土周边创客参加,为市民群众展示如何将创意融入生活。

 


还记得9岁小女孩徐绮韵在非遗传承人黄雪玲的循循善导下学习木偶彩绘的故事吗?在江加走木偶头雕刻展示点,徐绮韵在非遗传承人黄雪玲的指导下对一枚木偶头进行彩绘,旁边人声嘈杂,但徐绮韵全神贯注,不时向黄雪玲询问求教,画面和谐美好。黄雪玲说:“参加非遗文创市集活动的目的在于将江加走木偶头雕刻这项非遗技艺通过更浅显明了的方式向市民进行展示,我们提供木偶头与含木偶头经典形象的T恤给大家进行彩绘,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大家渐渐关注并了解这项非遗技艺。”徐绮韵的妈妈说:“女儿首次接触这种非遗技艺,原本活泼好动的她在体验过程中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耐心。”就在当晚,徐绮韵的爸爸当场决定让女儿到黄雪玲的技艺传习中心学习,深入体验这份泉州古韵文化。

古韵老城道尽千年文明,非遗精髓飘来多少佳话。不论是历史遗留的瑰宝还是现代公共文化建设的多元创新,都离不开匠心传承和群众的积极参与、互动、共振。

 


“刺桐文化广场”系列活动是由鲤城区委宣传部、鲤城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鲤城区委文明办等多家单位共同主办,包括文艺汇演、非遗文创体验+国潮吉市和互动打卡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旨在通过文艺演出与非遗文创市集相结合的方式,促进老城区经济活跃发展,为市民群众及游客烹饪营养丰富的公共文化大餐,发扬古城文艺内涵精神。

除了芳草园广场的非遗文创体验,鲤城区还为市民群众和外来游客准备了各种绚烂多彩的文艺点心,有令人心神安宁的金鱼巷千年古乐;有令人心向往之的金鱼巷11号“古城南音阁”南音常态化公益演出,每周二、三、五、六、日傍晚迎来不少听客;有泉州木偶剧团(通政巷)的公益演出;还有府文庙广场南音传习所、文化宫以及梨园剧院、木偶剧院、南音艺苑、高甲大众剧院等常态化表演。

“刺桐文化广场”琳琅满目的文艺盛宴为市民群众和游客所津津乐道,好评不断。当下,泉州正在创建bwin国际平台:公共文化示范区,如何丰富公共文化服务产品,是个大课题。鲤城区创新性地通过吸收、整合、共享等方式,让活跃的社会资源成为壮大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重要力量,打造鲤城特色公共文化服务,为群众日益多彩的文化生活“获得感”努力奋斗。

“鲤城公益分享”走进街区听老城故事

中山南路的鲤城区文化馆,原来是老一辈泉州人心中的群众戏院。如今,群众戏院几经变迁,已更名为“鲤城区文化馆”。目前,馆内设有多功能厅、演出舞台、南音活动厅、舞蹈排练厅、温陵书画廊、图书室等,形成集文艺演出、艺术展览、文艺培训、南音交流、社会综艺活动等多功能的群众文化活动中心。

 

 

虽然群众戏院已经更名为鲤城区文化馆,但是不少住在附近的老泉州人,都更习惯称呼其为“群众戏院”,因为这里常年有许多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上演。鲤城区文旅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既然是‘群众戏院’,就应该实实在在地把舞台交给群众,让群众真正地参与其中,才能对闽南民间传统文化进行更好地保护、传承和提升。”

“古韵鲤城·公益分享”是由鲤城区文化馆发起的一个群众自发组织的公益文化分享会,每周三举行,多位热爱泉州的文化人士纷纷登场分享畅谈,成为老城区的一道亮丽风景。让热爱闽南文化的民间传统人士真正参与其中,是最接地气的文化分享,活动的持续举办让群众感受到充满文化气息的古城底蕴,这也是鲤城区公共文化创新服务的一大特色。

据悉,古韵鲤城公益文化分享会至今已经举办了近六十期,有温陵文化名人陈日升;有游刃在菲林上的“刀郎”吕照明;有古城字画“医生”俞新生以及泉州百年茶店的老板;有“卧人不卧”篆刻印章传奇才人张嘉滨先生;有分享林徽因在古建筑学和古城保护观点的市区中学语文高级教师张娜;也有用砖雕唤起乡愁记忆的吴育琳......只要热爱这座城,与古城有共同的回忆,就可以来到分享会的平台。泉州是一座有温度的城市,从古城的记忆入手,更容易提高市民的参与感,引起共鸣,让触动人心的故事成为传播文化的载体,同时也成为分享人宝贵的回忆,古韵鲤城公益文化分享会的导演介绍道。

分享会上,许多坚守文化的“咱厝人”上台畅谈,与观众分享美好时光。让我们怀揣敬畏,走进街区倾听老城故事,踏着历史的青苔,感受老城文化的温度。目前为止,“古韵鲤城·文化之旅”项目活动已开展200多场文艺演出。

古城的“古”,不在风貌,而在于她的厚重内涵和古韵。老城虽“老”,却有一颗青春不败、与时俱进的心。完善公共文化服务,营造市民爱读书、读好书的文化氛围,不断创新创进百姓文化体验是鲤城区不懈努力的奋斗目标,打造鲤城特色文化服务品牌,助推城市经济发展,鲤城“爱鲤”锐意进取。(黄娜玲)